智能檔案柜
一、RFID檔案柜實施背景
庫房檔案、抵質押物品、印鑒卡等會計憑證數量較大,每次盤庫或出入庫,都全靠人工參與,要耗費大量人力和時間且出錯的風險較大;另外,若要隨時獲得庫房里所管轄的分支機構對應的檔案數量而靠人工來數是不現實的;檔案保管的時間有的長達30年,面對海量的檔案緊靠人工管理的難度越來越大;且對檔案的非法出庫未做實施監控,隨時存在檔案遺失風險。
二、實施目的
為改變銀行目前代保管抵質押品管理難度大、風險隱患突出等問題,實現高效、智能、安全管理,切實為基層減負,從技術及流程實現對代保管抵質押品管理方式革新。通過系統管理,使用RFID射頻相關技術,實現抵質押品的實時在線盤點、實物流和信息流的精準匹配,方便日常的盤點工作、減少抵質押品解壓后提取的時間,提升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控制管理風險。
三、硬件及結構設計部分
3.1 柜體尺寸設計:
200cm(高)*105cm(寬)*45cm(深);
3.2 整體風格設計:
智能檔案柜柜體整體效果圖顏色要淺色調,柜體灰白色效果,對開門;
3.3 材質與處理方案:
柜體材質:主框架采用矩形管,焊接成網狀承重結構材質;
面板材質:采用 1.2mm 鋼板,接縫焊接之后打磨噴塑,底部采用全矩形管,中間部分加中 立柱;
柜門材質:鋼板噴塑(規格:厚度 1.5mm);指紋鎖或遠程電子鎖(封裝厚度為 37mm,自研發設計,支 持開鎖 10 萬次以上);
3.4 柜體內布局方案:
3.4.1智能檔案保管柜(6層1列) :
A、每層分為10格,每格可存放30-40份,每層可存放300∽400份檔案(印鑒卡),整體可存放1800∽2400份。
B、每層兩側均裝有讀卡器,可實時在線讀取每層檔案袋的狀態。
C、 每份檔案的厚度不超過10mm(所指檔案袋)。
D、查找每份檔案時,會有指示燈提示在哪一格。
柜體效果圖:
3.5 柜體采用整體木架運輸;
3.6 柜體頂部設計:
頂部預留強制開門裝置和布線孔。
3.7 線路設計:
柜體供電及網絡接口:
全庫墻體距離地面 0.4 米處開槽,穿 PVC 管布線,按照儲存柜安放位置,在柜體正后方墻上預留插座與網絡接口;內部電路接入考慮斷電保護開關設計。
3.8 柜體門體設計:
柜體開門都雙向對開;
每層的柜門都是獨立的。非緊急情況下不可同時全部開啟,(可添加指紋+密碼鎖)
柜門尺寸,厚度為 1.5mm
3.9主控柜設計:
整體高度需便于操作人員操作進行設計;
支持外接打印功能;
內部安裝超高頻讀卡器設計;
柜體外側懸掛智能終端機或者直接連接PC機,便于每份方案的出入庫,整個柜體檔案的在線狀態查詢及盤點。